为更好了解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心理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全面提高新生心理普查效果。10月23日,学生工作处邀请南京审计大学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研究中心沈雅静博士到校开展以“高校心理普查回访指导”为主题的培训。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王志飞、学院副书记、心理辅导员、新生辅导员及专兼职心理咨询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沈雅静从普查的工具选择、心理普测结果的解读与回访设计、“苏心门户”心理普测系统说明三个方面全方位地向大家解读心理普查的全过程。她首先向大家介绍心理普查的量表以及量表的解读,随后从回访的角度向大家解读量表的关键题与回访的关键点,最后她向大家演示苏心门户的操作方法。她还表示心理普查得到的“风险状况”需要依靠心理约谈来甄别,我们可以通过整合学生的过往经历,风险因素与保护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形成总体评估,并就学生的具体情况形成针对性的决策,为其精准匹配心理自助和他助资源,帮助其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王志飞指出,新生心理普查以及心理回访工作是本学期的重要任务,关系着有关新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顺利完成学业,关系着校园安全稳定,大家需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其次,各学院要根据心理普查结果尽快落实回访工作,除了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类回访,对于一些重点指标也需要重点关注,全面掌握学生的相关情况,提高回访的有效性。第三,心理回访时要做好台账记录,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总结。同时,各学院需要对照秋季学期心理健康任务清单,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落实好心理健康各项工作。
心理普查不仅可以全面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完善心理健康档案,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的水平。心理普查作为危机预防的关键策略,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次培训活动不仅增强了辅导员的专业素养与实践技能,而且有力推动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化与拓展。学工处与各个学院紧密协作,共同构建心理育人的强大合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图:学工处 蒋敏/文:学工处 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