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总结我校心理咨询工作中的成败得失,支持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发展,更高质量地开展心理育人工作,6月20日下午,学生工作处举办了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咨询工作研讨会,并特邀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注册督导师、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逢九为大家进行答疑、督导,我校7位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参加了研讨。
大家主要围绕咨询过程中的伦理与咨询技巧展开研讨,专兼职咨询师分享了在咨询过程中的经验、感受与困惑:1. 来访学生改善人际关系的诉求比较多; 2. 咨询开始前,向学生告知学校的重视程度很有必要;3.个别学生的性格问题往往与家庭环境有关;4.有的学生会在非咨询时间求助。后来大家就咨询伦理开展了热烈讨论,两位兼职咨询师就本人近期咨询案例谈到了对咨询中“价值中立”原则的理解。其他咨询师就个案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现场氛围十分热烈。朱逢久老师则指出,这些案例在价值问题的背后,还存着较多的移情与反移情现象,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性评估问题、制度约束等问题,并给予了耐心细致的指导。最后,徐永珍老师顺势鼓励各位老师积极学习咨询伦理、参加业务培训,申报中国心理学会助理心理师、注册心理师,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研讨在大雨中持续了三个小时,与会咨询师受益匪浅。
中国心理学会(Chinese PsychologicalSociety, CPS)创建于1921年,是我国现有的全国学会中最早成立的学术组织之一,现有会员约13000人。我校两名专职心理咨询师均是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