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由校学生工作处主办的2018年办学系统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应天校区体艺馆406室举行。来自办学点和校本各学院的16位选手参加总决赛,校本部辅导员以及部分学生代表观摩了比赛。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丽霞到比赛现场并讲话,副校长兰亚明担任本次大赛评委团主席。
本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梦想·规划·成长”为主题,旨在普及和传播职业规划理念和知识,提高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大赛自3月份启动以来,广大学生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在各办学点及校本部各学院认真组织选拔和推荐基础上,共有27名选手晋级校级复赛。5月份,经专家评审,有16名优秀选手入围总决赛。选手们职业规划结合各自专业,涵盖web前端开发设计师、物流专员、彩妆工作室、城市轨道交通区域站长、高级电工技能工程师、化妆师、教师、古建筑雕刻设计公司、漫画师、财务经理、博物馆室内设计师、网站开发工程师、KFC店长、设计师等职业类型。
总决赛包含职业规划陈述、职业体验陈述以及专家提问三个环节。职业规划陈述环节,参赛选手介绍了职业目标和路径规划;职场体验陈述环节,参赛选手结合自身对目标岗位的具体实践,分享对职业能力和职业角色的理解;专家提问环节,专家们则进行了针对性的提问,并对每位选手的发展给予建议。在紧张而又激烈的比赛中,各参赛选手紧紧围绕自己的职业规划,不仅展示了职业素养与能力,也向评委和观众们展现了一个个充满魅力的未来职业规划蓝图。
兰亚明进行现场点评,他肯定了此次大赛是一场高水平的专业性比赛,在组织安排、气氛营造等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高度赞扬了选手们的出色表现,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和远大的抱负。他说,本次大赛选手的职业规划书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分析透彻,不仅有工匠精神的风貌、有创业者的打拼、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还有中西文化的碰撞;职业体验目标实际、实践踏实可行;回答问题环节选手思路清晰、逻辑性强,面对评委提出的难度较大问题表现得从容淡定。最后,他逐一对每位选手作出悉心点评,指出优势和不足之处并,给予了修改方案。他希望同学们借这个小舞台走向社会大舞台,放飞梦想,实现价值。
金丽霞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同学们是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今天的总决赛,不是终结,而是人生新的起点。同学们要想实现职业梦想,报效国家社会,不仅要做到客观分析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准确职业定位;同时需要练就过硬职业能力,涵养职业素质,制定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行动计划,在实践中反思和完善自己。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希望青年学生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珍惜这一伟大时代,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昂扬的斗志,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经过5个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评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优秀指导教师”14名,“最佳组织奖”3个、“优秀组织奖”7个。校本部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姚琎同学荣获特等奖,校本部商学院韩维维、健康与养老教育学院闫肃和昆山办学点陈思祎3位同学荣获一等奖。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包慧君等14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校本部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商学院、健康与养老教育学院获“最佳组织奖”,昆山办学点等7个办学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作为我校全程化、多路径生涯辅导体系中的主要载体之一,立足于我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普及、方法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近几年来,我校职业规划大赛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与改革,从学生个人参赛到校内外导师联袂指导下的团队参赛,从职业情景模拟到真实职场体验,从单一的比赛到与其他生涯教育形式相结合,使得大赛的受众面更广,学生的职业规划更科学可行,在就业观念的引导上更为有效。很多参赛同学也由此找到了实习机会,开启了职业发展的新机遇。观摩比赛的同学纷纷表示,受本次大赛的感染和鼓舞,将用科学的生涯规划理念做好人生规划,投入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去,实现职业梦想。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丽霞讲话
副校长兰亚明作点评
颁发特等奖
颁发一等奖
颁发二等奖
颁发三等奖
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
颁发最佳组织奖
颁发优秀组织奖
合影留念
(陈婷婷)